THE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OF THE
CS
E
首页
Home
学会概况
Nav
地方活动
Nav
学术研究
Nav
课程改革
Nav
教育资讯
Nav
政策文件
Nav
科研成果
Nav
国际交流
Nav
获奖查询
Nav
各专委会
Nav
省级学会
高校学会
行业学会
学术活动
论文评审
学科探讨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教育
高等教育
表格下载
课题公示
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优质论文
优质课件
优质课
录像课
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
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
体育与卫生分会
音乐教育分会
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科学教育分会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搜索
《历史与社会》:让学生们都动起来
深圳南山区从2001年9月开始了"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 》的实验教学。
《历史与社会》教材在匆忙中诞生,在匆忙中走进课堂。这门崭新 的学科既无可供借鉴 的经验,也缺乏可以参考的书籍。"摸着石头过河"是我们课改实验区《历史与社会》教师 们初期共有的心态。如今,一个学期过去了,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教改实践探索,我体会最深 的是:使用新教材,不能"穿旧鞋"走老路。要彻底摒弃原有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法 ,鼓励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教师主要是起引导作用。《历史与社会》课的主旋 律应该是"让学生们都动起来"。
让学生们情感动起来
《历史与社会》课课改的一个重要方针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情感培养放在第一 位 ,其次是能力的培养,最后是知识的培养。情感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主动 的参与意识、友好的合作精神和健康的人生态度。情感培养贯穿在每一节课堂里,落实在每 一项活动中。教材以学生出生后接触外界事物的先后顺序,从家庭到学校、社区及传媒,依 次展开,每一部分无不情意融融。学生对它们既熟悉,又有许多的困惑。这是我们培养学生 健康的情感意识的好素材,也是教师让学生们情感动起来的好机会。
要让学生们的情感动起来,首先,教师要会"燃情",要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 让 他们心甘情愿地全情投入到史社课的教学活动之中。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 松愉快的气氛,设计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学生们的情感悄悄地被点燃。例如,"代沟" 是当今学生家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讲"代际之间"时,我让学生将自己与父母、长 辈之间最主要的分歧写下来,不留姓名,待收集起来后,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供同学们 分析、探讨。学生们对这一话题特别感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其次,教师要会"煽动" ,让学生的情感更深、更持久。正确地引导,及时地鼓励,在学生需要帮助时,老师能做得 很到位,这样有利于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让学生嘴巴动起来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中,由于过分追求答案标准化,教师将知识点讲得足够细,将 原因、经过、结果阐述得足够清楚,举行大考小考的次数也足够多,耗费了许多时间。不可 否认,这种做法在应试教育中对提高学生的成绩相当有效,但它只有利于记忆力好、刻苦用 功的学生,因为他们在高分数的支撑下获得良好的自信和老师的好感;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 ,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被封杀了。事实上,许多问题的答案不是惟 一的,尤其是当众多的学生带着不同的经历、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回答时,我们教师身 为"裁判官",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去定夺。在课堂中,我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 ,想方设法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为此,我精心安排一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而学生又都比 较感兴趣的话题供学生讨论。例如,在"我是中国人"一课中,针对目前"中学生出国留学 热"这一现象,设计一场题为"是出国留学好,还是在国内上大学好"的辩论会;在社区 调查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卷的设计方案;讲"我们的学校"时,由学生们提出关于 校园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高涨,思维活跃 ,言辞犀利,观点新颖独到,他们所表现出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大大地超出了教师的预料。 以前信心不足的学生,现在也争相发言了。让学生们的嘴巴动起来,不只是调动了学生的积 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让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表达自己, 老师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肯定或补充、完善,可以令学生增强自信心。
让学生双手动起来
学生"会说不会做"也不行,能动嘴还得会动手。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动手 做一做的活 动,这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如:画学生自己的成长坐标图和20世纪中国家庭人口变化图; 写我家的故事和想象未来学习化社会的短文等。我们还专门设计了一些活动,用来培养和锻 炼他们在收集和整理素材、设计和绘制图表、撰写分析报告以及运用电脑进行多媒体制作等 方面的动手能力。在"认识学校"一课中,我设计了"介绍我们的校园--专场报告会"。 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好任务,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校园位置组、校园设施组、校园管理组 和校园成果组,并指导他们分头去收集整理资料、设计演讲方案、确定主讲人。上课时,由 这四个小组的代表作报告。"校园位置组"拿出了他们的精心制作--校园位置图,主讲人 一边介绍,一边指图,把校园的周边环境交代得清清楚楚,还对它的优缺点作了一番评价; "校园设施组"对校园的硬件设施作出了统计图表,就某些设施方面与周边其他学校作了比 较,并提出了二十多条改进建议;"校园管理组"着重讲述我们育才二中的特色管理以及由 此而形成的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成果组"则从网上找到了我们学校的详细资料,把学校曾 经走过的辉煌介绍得十分精彩……。同学们对学校的爱已经溶入到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里。在 这样的课堂上,老师只是当一名忠实的听众和简评员。三尺讲台不再是老师一人的天下,也 是学生尽显才华的舞台。相信学生,让学生放手去做,你会为他们在活动中迅速地成长起来 而惊叹!
让学生双腿动起来
教室的空间有限。《历史与社会》教材仅仅是一个载体,教师的任务是要 用"活"并 超越教材。而《历史与社会》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它需要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让学生双腿动起来",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增长才干。我们在"社区问卷调查"活动中,让学生们走上街头,走进千家万 户,对社区的居民作访问。每个学生在活动中至少亲自访问了十多位不同阶层的人士。 为配合第五单元 《传媒与社会》,我们策划了"学生广告大赛"。学生们走进工厂、企业,观摩生产的工艺 流程,听取工作人员的产品介绍,详细了解产品的特点,为制作该产品的广告进行实地考察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从学生们身上看到了锲而不舍、敬业乐业的精神。
在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中,学生心动、口动、手动、腿动,很显然都 没有离开大 脑的活动。这些"动"不仅没有妨碍到大脑的"动",相反,让大脑的各个功能区--情感 区、语言区、能力区、知识数据库等各部门都能得到协调地发展。"让学生们都动起来"已 经成为我们历史与社会课的主旋律。
分享到: